过去的2020年,义乌公安全力打造“最多跑一次”改革、情指行一体化、大数据应用、打击犯罪、执法规范化建设、“双创”、严管厚爱等八张名片,构建以此为引领的现代警务模式,朝着“努力让义乌‘天下无贼’”,高质量高水平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不懈奋斗!
“最多跑一次”改革名片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义乌公安始终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网上办、掌上办、集成办,引领公安服务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擦亮“最多跑一次”义乌名片。
持续向内挖潜,深化“无证明城市”改革。134项涉及跨县市、跨部门、多领域的无证明清单全部实现无证办理。搭好覆盖局、所、警务室140个窗口的三级代办网络,通过代办减开证明超过45万余份。建设电子证照系统,新增5项电子材料。
对标政务服务2.0,推动公安行政服务体系转型升级。升级“智窗办”、开展“一件事”联办、深入落实“无感智办”,扎实推进“无费办”,实现居民户口簿、临时身份证等5个常用收费项目免费办理。
探索推进外国人在义“一卡通关”,发行集成银联、社保功能的新版商友卡;实现轻微物损交通事故“一键报警”,5月底平台上线以来,累计受理事故3.53万余起。
2
“情指行一体化”名片
改革牵动,激发活力。义乌公安紧扣省厅“云上公安、智慧警务”战略,整合警务资源,规范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建设,“动中备勤、巡处合一”勤务机制全面深化,全力构建现代警务体系,探索“情指行一体化”警务新模式。
以接处警组为单位,常态开展重大突发警情演练,实战指挥体系更为顺畅;依托智慧公安平台,感知能力更为全面;依托联勤指挥部,一体化运作理念更为深入;城区五所实行“三队一室”勤务模式,实行“一站式”联合办公,警务流程再造更为优化。
通过多种形式会商,有力辅助领导决策,有效支撑基层行动;围绕重大活动安保做细专项研判、做好风险隐患评估;围绕110警情做优态势趋势研判,提出防范对策。
3
“大数据应用”名片
数据智慧赋能,为公安工作插上信息化翅膀。义乌公安始终坚持改革强警、科技兴警,活用大数据,在“控发案、降警情、保稳定、服民生”上取得显著成效。
优化“时空”引擎,织密人员防控网络。以“雪亮工程”为牵引,与交通智能化建设互为补充,扩大无感智能化信息采集设备建设力度,在全市编织一张全时空的“人、地、物、事、组织”等治安要素感知网。
深化“实战”应用,实现精细分析、精准预警提醒、精确预警研判,发挥智慧警务效能。
4
“双创”名片
以“红色示范所队”“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为主线,义乌公安纵深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全力提升派出所建设水平。
强化“红色”引领,因地制宜打造义亭“红梅警队”、城西“望道警队”等一系列党建品牌;疫情期间,在疫情防控卡口阵地,成立12个战地临时党支部,组建12支“党员突击队”增援一线卡口。擦亮“国枫”名片,对内开展“远学枫桥,近学上溪”;对外开展警务交流,启动上溪、游埠警务协作共建机制。
警务“巷战”再延伸,警情“降控”再升级。全市构建三级作战单元33455个,新增四级单元51623个,共60余万名群众参与其中,表彰三批次190名助警标兵。全面优化“一村一辅警”机制,全市共配备驻村辅警829名,实现村社全覆盖。推进镇街平安考核,压实社会“细胞单元”全面参与警情防范;培育群防队伍,全市建成平安志愿服务队480余支。
创新构建“民转刑”案件防控“1+2+3+X”警务模式,借力警务巷战体系,深入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全年共推送矛盾纠纷警情4.4万余起,三推完结率达93.4%。借力政法委将矛盾纠纷警情纳入市平安考核,会同妇联建成家暴处置联动机制。
“智安”建设再推进,实现科技引领,高效支撑。提前完成全年170个“智安小区”建设任务,建成“智安单位”95家,校园、医院等单位安防系统全面升级。
5
“政治安全和反暴恐”名片
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高水平推进义乌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全力构建政治安全保卫现代警务模式,推进“大政保”体系建设,优化工作机制,强化特色培育,坚决筑牢国家政治安全的“铜墙铁壁”。
6
“打击犯罪”名片
过去一年,义乌公安突出打击犯罪主责主业,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不断夯实基础工作,强化专业队伍建设,打击犯罪整体效能显著提升。
禁毒示范城市创建成功;经侦大队获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主办的“论剑2020”比武二等奖;食药环大队获全省公安机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办理的全国首例涉疫口罩案件获评最高检全国涉疫打击十大精品案例等。
扫黑除恶斗争实现“社会净化”,获评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单位。命案攻坚行动实现现发命案历年最低,破获命案积案历年最高,抓获命案逃犯历年最高。传统侵财案件发案同比下降39.72%,破案率同比上升14.31%,治安打处同比上升11.93%。
主动适应涉网犯罪持续高发的新形势,成立涉网犯罪研判中心,打处新型案件犯罪嫌疑人同比增长58.36%,破获本地案件同比增长61.8%。
7
“执法规范化建设”名片
公平正义始终是人民公安孜孜不懈的执著追求。2020年,义乌公安以建设法治公安为目标,依托政法一体化协同办案单轨制、执法司法规范化水平提升年活动和全警实战大练兵三大载体,狠抓执法规范化“牛鼻子”,服务全市中心工作。
执法司法规范化水平提升活动有声有色,执法主体能力建设收获新成果。在年内开展的金华全市公安派出所所长比武和全警抽考中,法律测试项目成绩均列第一,金华全警法制大练兵团体第二。2020年,21人通过法考,连续七年蝉联金华全市公安机关通过人数第一。
助力疫情防控成效明显,成功办理全国涉疫第一案——“1.25”假口罩案;初步建成常态化轻微刑事案件速裁中心,中心运行以来,全年共完成刑拘直诉424案,成效显著。
全面实现政法一体化协同办案单轨制,实现刑事案件卷宗的数字化和跨部门全流程网上流转。全面建立公检侦查监督相互衔接机制,基本形成跨部门、分层级的大监督格局,促进规范依法信访的“模板”机制创建完善。
8
“严管厚爱”名片
为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公安铁军,义乌公安紧紧围绕“严管更严、暖警更暖”这一主体,以提升政治建警“硬度”、磨砺素质“强度”、从严治警“力度”、监督预警“广度”、暖警惠警“温度”为着力点,擦亮“严管厚爱”名片,不断推进新时代公安队伍建设,为警队前行提供强大动能。
红色是底色。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不断巩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建强支部战斗堡垒,抗疫期间,把党旗插在一线,筑起红色钢铁长城。举办民警(职工)荣誉退休、新警入警仪式,薪火相传激励斗志,切实增强从警荣誉感。
抓实全警练兵,落实“周五警体训练日”“全员抽考”等练兵措施,比武成绩走在前列。狠抓“关键少数”,组织开展政工干部培训班、所长专题培训班,全面提升中层骨干履职能力,提高政治业务素质。
严管就是厚爱,高标准严要求开展“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工作;创推“精准智慧督察”系统,常态排摸分析队伍纪律作风状况,及时发现和掌握存在问题。深耕队伍精细化管理,规范辅警岗位交流机制,完善奖惩、重大事项报告等管理制度,推进辅警队伍正规化。
快乐工作、幸福生活,服务全警工作落小落细,优化表彰奖励工作,深化全警健康管理,加强与浙大心理团队合作,强化心理健康兼职教官队伍建设。
- 我的微信
- 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