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餐市场在以前还只是国外品牌或微商品牌的天下,就连蒙牛推出的“慢燃”饮品,只会选择在微商渠道销售。
后来,代餐市场逐渐细分化:代餐奶昔、代餐饼干、代餐果冻等产品应运而生,消费者接受程度由此升高。
市场极大的需求量,吸引来了各路品牌入局。最近,就连卖零食的良品铺子,也盯上了代餐这份巨大的“蛋糕”。
良品铺子开卖代餐奶昔
前不久,良品铺子官方旗舰店上架了一款名为“良品飞扬”的蛋白代餐奶昔。与时下流行的代餐产品类似,采用瓶装冲泡的方式,消费者只需将水倒进瓶中摇一摇便可饮用。
奶昔口味包括草莓芝士奶盖、燕麦奇亚籽、黄桃酸奶、拿铁咖啡等6种,代言人是沈梦辰。
据品牌官方介绍,这款代餐奶昔拥有“三重控糖黑科技”:一重低升糖、二重干扰糖、三重抑制糖,确保消费者对于低糖产品的需求。
当然,良品铺子的“代餐梦”不会止步于奶昔。品牌君了解到,良品铺子下一步还将推出代餐棒产品。
良品飞扬诞生背后,是代餐市场蓬勃向上的发展趋势。据欧睿国际数据统计,中国代餐市场已达到57.34亿元,预计2020年将超过100亿元。
在良品铺子之前,那些生产代餐食品的品牌们就已经崭露头角了。
代餐市场正在壮大
年轻的消费者对代餐食品有了新的要求,他们更关注产品的便捷性、口感和价格。以前市面上流行的五谷磨房、“159”等产品,不再符合年轻人的消费特征。
于是,像良品飞扬冲泡型瓶装奶昔这样的产品,便成了代餐市场的“香饽饽”。
仔细查看良品飞扬背后的代工厂,品牌君发现,它和Wonderlab代餐奶昔和乐纯代餐奶昔都来自同一个生产商。
Wonderlab代餐奶昔与去年开始出现在健身圈里,后来又靠和喜茶联名成功出圈,成为了减肥、健身人士首选的代餐奶昔产品。
无独有偶,与Wonderlab产自同一家代工厂的乐纯,也是以“小胖瓶”的设计,迈入冲泡代餐奶昔大门。
另外,smeal、丢糖、keep和百事等品牌,都推出了类似的代餐奶昔。不仅如此,还有咚吃、薄荷等品牌推出的代餐蛋白棒、代餐粥等低卡方便食品。
然而,壮大的代餐市场,也开始出现一些问题。
是风口还是火山口?
不断上涨的市场份额,吸引了越来越多大品牌入局,从而抢走微商品牌的“饭碗”。但入局的品牌多,并不代表这就是一个安全的风口。
01
同质化严重
品牌君在上面列出的代餐奶昔品牌,几乎都长一个样子。清一色的小胖瓶、清一色的口味让消费者很难分辨品牌之间的差异。
除了像Wonderlab这种先一步进入市场的品牌外,其他品牌很难在同质化严重的市场中获得知名度。
02
缺少统一标准
代餐奶昔虽然都长一个样,但它们的生产标准却并不统一:果蔬固体饮料、蛋白固体饮料、茶固体饮料等均有涉及。前不久,还曝出部分品牌的代餐食品营养成分不达标的负面新闻。
这其实和代餐市场发展不成熟,行业没有统一标准有关。
03
技术还需升级
作为一个购买过代餐食品的消费者,品牌君绝对有话说:目前市面上的代餐食品,基本上都不好吃。
代餐奶昔太稠,喝起来口感不好,并且饱腹感时间不强,很快就饿了;蛋白棒为了好吃加入各种坚果,但又为保证低热量,只能缩小剂量,“代餐”直接成了“节食”。
没有技术壁垒,让品牌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消费者基本上尝试一次就不会复购。
另外,由于微商品牌给代餐市场留下了不少负面新闻,品牌要想重振市场雄风,还必须要把前者的标签撕掉才行。
代餐市场到底是风口还是火山口?这取决于行业是否会进一步优化,市场能否达到成熟的状态。在越来越拥挤的代餐赛道上,只有做出差异化,形成技术壁垒,才能让品牌立于不败之地,成为行业领头羊。
- 我的微信
- 微信扫一扫
-
- 我的微信公众号
- 微信扫一扫
-
评论